圣母之乳(Liebfraumilch)

圣母之乳(Liebfraumilch),一种经常被盛装在蓝色瓶子里的半甜液体,大抵是德国葡萄酒业迄今最成功的出口产品了,其实这种液体主要也是被用来出口的。以一家蓝瓶企业为代表的“圣母之乳”,曾经风靡欧美数十年,几乎成为了德国葡萄酒的代名词,同时也给人们留下了德国葡萄酒就是一瓶甜水的印象, 且久久挥之不去。

这是一种半甜酒,按照要求,应该来自莱茵黑森,法尔兹,那赫或莱茵高这四个产区之一,葡萄品种须使用至少70%的雷司令(Riesling),西万尼 (Silvaner),穆勒塔戈(Müller-Thurgau)或科尔娜(Kerner),残糖含量应为18-40g/L,且酒的质量必须达到QbA 级

一些“圣母之乳”的制造商的乐趣仅仅是从葡萄产量高的产区大量收购葡萄,制造这种半甜液体之后用于出口。这种酒也把德国葡萄酒牢牢地钉在了廉价甜水的十字架上许多年。所以,对于蓝瓶这样的企业,自90年代中期起,“Liebfraumilch”已经更多地成为一个品牌,而不是一个品种了,虽然还有许多企业仍然沉迷于浸泡在这种半甜的液体中。

高质量等级并不代表高质量

德国葡萄酒在决定质量等级分级时,非常强调葡萄的成熟度,直接反映为葡萄汁中的含糖量,并通常以于氏度(Oechsle)来表示。之所以采取这样的标准,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德国的特殊地理和气候条件,使得葡萄很难达到较高成熟度。

理论上讲,采摘时成熟度越高的葡萄,葡萄汁的含糖量(于氏度)就相应越高,其成品酒可能被划归的质量等级也就越高。但采摘时含糖量高,很多时候并不等同于成品酒中的残 糖含量一定也高。从某种意义上讲,以葡萄汁中含糖量为标准所划分出来的,可以说是“质量等级”,也可以认为只是“质量分类”而已。

由此,一些顶级的德国葡萄酒,比如一瓶顶级干型黑皮诺(Spätburgunder / Piont Noir),由于采摘时葡萄汁中含糖量的局限,在质量分级时,只能被定为“QbA”级,听上去不肖说“顶级”,好似和“高级”都不沾边,有时会被人无意间错过。有时一瓶雷司令被归为“逐串精选”(Auslese)级,但如果不考虑产区,种植园和酒庄等因素,其口感和质量往往还不如一瓶QbA级的半干型或半甜型雷司令,虽然从酒标上看,这款逐串精选比另一瓶QbA要“高级”许多。

德国一些顶级酒庄对这种过度侧重葡萄成熟度的质量等级划分办法也有微辞,但毕竟德国葡萄酒法就是这样规定的,其他的等级划分办法都不被法律认可,也得不到法律保护。其实,德国有些酒庄,还存在主动给自己的酒“降级”的情况:一些酒庄有着自己的内部质量标准,而且往往高于法定标准。例如,虽然按法律规定,一 款酒已经达到“高级优质葡萄酒”(Prädikatswein)的标准,但按其酒庄内部质量标准,这款酒只能达到酒庄内部的优质葡萄酒(QbA)标准,于是酒庄会主动把这款酒降级为QbA。对于这些酒庄来说,品质是自己的追求,质量是自己的责任,而不是法律的约束。

一个好的酿酒师不一定能把坏葡萄酿成好酒,但一个不好的酿酒师却很容易把好葡萄搞砸。除了酿酒师的因素,工艺,土壤和微气候等因素都可能影响到葡萄酒的质 量。所以,拿到一瓶德国葡萄酒时,要大致估计其质量高低,只简单地看其酒标上的质量分级是不够的。我们也不能简单认为,一瓶德国葡萄酒的质量等级越高,其质量自然也就越高。许多情况下,一瓶德国葡萄酒的质量其实和其所标称的质量等级不一定是绝对对等的。

德国葡萄酒质量等级

德国葡萄酒的质量等级划分,是以葡萄的成熟度作为衡量标准的。也可以理解为和葡萄汁中的含糖量有关。简单直观地理解,就是葡萄汁中含糖量越高,其所酿制成的葡萄酒等级就越高。当然,葡萄果实中的葡萄汁含糖量并不等同于成品酒中的残糖含量。

依照这一质量等级分级依据,在葡萄酒分级时通常要考量葡萄汁含糖量的于氏度(°Oe, Oechsle)。正是这样,才产生了从珍藏酒(Kabinett)到枯萄逐粒精选(TBA, Trockenbeerenauslese)等几个常见的质量等级。

葡萄产区的优质葡萄酒(Qualitätswein )

Qualitätswein bestimmter Anbaugebiete,为了区别其它的产品,这类酒缩写成“QbA”。每一种优质葡萄酒必须经过化学分析和感官测试,然后才由官方颁发一个检查号,并印制在酒标上。优质葡萄酒必须100%产自所标明的地区;对优质葡萄酒的其它规定还包括:发酵葡萄汁中的最低含糖量标准,以及葡萄中的天然糖分含量。

高级优质葡萄酒(Prädikatswein )

原来称为“Qualitätswein mit Prädikat (QmP)”,自2007年8月起改称“Prädikatswein”。对高级优质葡萄酒的要求,比优质葡萄酒等级更严格。只有达到这些标准的酒才可以称为高级优质葡萄酒。高级优质酒包含不同类型,他们的分级都会印制在酒标上。通常再加上一个葡萄品种的说明,例如,“雷司令晚摘酒(Riesling Spätlese)”或“穆勒塔戈珍藏酒(Müller-Thurgau Kabinett)”。酒的分级根据最低的发酵葡萄汁中的含糖量标准决定,含量越高,等级越高。

珍藏酒(Kabinett)

常在9月份采摘。要求葡萄果粒健康、成熟,且于氏度(°Oe,Oechsle)依不同法定葡萄酒产区要求,需要达到70-80°Oe。这时的果粒相对柔软,表皮呈绿色且有张力,含糖量还没有完全达到最大程度。葡萄成熟度较高,但通常低于晚摘级(Spätlese),属于清淡、优雅的葡萄酒,酒精含量比较低。通常为半甜型,偶酿为干型。

晚摘酒(Spätlese)

通常比正常采摘时间晚7日左右采摘,故葡萄成熟度高,其成熟度尤其适合酿制酒体丰满的干型雷司令、白皮诺或灰皮诺等品种。由其酿造的葡萄酒优雅、醇厚的葡 萄酒,带有明显的果香。晚摘会因天气原因带来很大风险,如果降雨,一切将功亏一篑,但如果天气温暖,或者种植园位置较好,则许多葡萄可以达到晚摘级。

晚摘级葡萄果实已经完全成熟,绝大部分果粒仍然健康,含糖量需要达到至少80于氏度(°Oe,Oechsle)。此时的果粒非常柔软且略有褶皱,表皮已成黄绿色,最理想的状态则是,葡萄果汁中日间所形成的糖分和夜间所生成的糖分相当。

逐串精选酒(Auslese)

一般情况下于11月底至12月初之间从过熟的葡萄中逐传挑选,并且必需是手工采摘。通常是甜型酒,特别精致的葡萄酒由完全成熟的葡萄酿制而成。往往只能于 收成非常好且天气非常温暖的年份才能酿制出逐串精选酒。尽管有时采摘时部分葡萄已开始经受到贵腐菌的影响,但这丝毫都不会影响酒的特质。

逐粒精选酒(Beerenauslese)

常被简称为BA,在采摘时,通常是用剪刀把沾有贵腐菌的果粒单独剪下,果汁的浓缩度较高,富含果糖和酸,且这些葡萄已沾有贵腐菌,于氏度 (°Oe,Oechsle)需达到110-125°Oe。最好的逐粒精选酒通常为雷司令品种,因为只有雷司令才能够在过渡成熟的情况下还能够表现出必要的酸度,从而达到完美的酸和甜的平衡,并保持酒体丰满和口味醇厚。逐粒精选酒不是每年都能收获的。作为一种优雅的甜型酒,陈年能力很强,一款好的BA,可以存放几十年。

冰酒(Eiswein)

虽然普遍认为于后罗马时代,第一支冰酒于 1794在德国诞生,但据文献记录,1830年2月11日德国宾根(Bingen)地区用1829年份的葡萄酿制了葡萄酒。那年冬天十分寒冷,当地的葡萄 种植者萌生了将葡萄留在藤上给动物们做饲料的想法。然而人们随后发现,这些葡萄可以榨出非常甜美的原汁,于是他们将这些葡萄收获榨汁,并酿造出了冰酒

冰酒系由从自然冰冻状态收获下来的葡萄直接榨汁酿制,通常是在气温不高于零下7摄氏度时采摘天然糖份含量非常高的健康葡萄,继而酿造制成,从在酸与甜的游戏间而形成特殊的口感。冰酒有很长的保存潜力,而且,它的储藏期可保持几十年。

冰酒的于氏度(°Oe,Oechsle)不应该低于逐粒精选(BA),但不一定需要带有贵腐菌。

由于受到气候条件的限制,往往只有在特殊的年份才能酿造出这种葡萄酒。随着气候变暖,德国的冰酒产量也越来越低,而且并非所有年份都能出产,故而德国冰酒也变得越来越稀缺。

德国冰酒被标注为Eiswein,英语为Icewine。但如果一瓶“冰酒”被标注为“Ice  Wine”(分开的两个词),则很可能是由人工冷冻过的葡萄酿制而成的,这种液体本身与冰酒并没有什么联系。

枯萄逐粒精选(Trockenbeerenauslese,TBA)

甜 度更高,从过度成熟的葡萄中精选而出,产量极低。酿制TBA的葡萄果粒必须全部已经沾染贵腐菌,且果汁含糖量至少要达到150于氏度 (°Oe,Oechsle)。这时的果粒其实几经干瘪且果汁很少,但果汁中的糖和酸的含量却极高。采摘TBA葡萄时,通常是用手指或特殊的镊子手工摘取已高度沾染贵腐菌的葡萄果粒。

地区餐酒(Landwein )

德国的地区餐酒(Landwein)是个地理标志,即能简单说明其产地特色的地区餐酒。这种简单的酒有干型和半干型口味。2009年8月1日以来,德国有 26个法定的餐酒地区,其中还有最新确认的石荷州(Schleswig-Hostein)的地区餐酒,石荷州是德国最北的州,几乎与思乐特(Sylt)岛在一个纬度,在那里有10公顷的葡萄园。

德国餐酒(Deutscher Wein )

“德国葡萄酒”没有具体产地标志的德国葡萄酒只允许产自经过批准的葡萄种植地和被批准的品种。与世界上其它葡萄种植国家相比,这类酒的产量很小。

在所有德国葡萄酒产量中,地区餐酒和德国餐酒只占5%左右。

德国葡萄酒的口感类型

干型(Trocken)

每升葡萄酒中的残糖量依酸度而定。较低酸度的酒中,残糖量不能超过4克。如果葡萄酒中的酸度超过2克,则每升葡萄酒的残糖量可大于酸度2克,但最多可到9克。

半干型 (Halbtrocken) 

每升葡萄酒中的残糖量达到12克,或者如果葡萄酒中的酸度在10克之内,每升葡萄酒的残糖量最多到18克。

半甜酒 (Lieblich)

每升葡萄酒中的残糖量超过半干,最多达45克

甜酒 (Süss)

每升葡萄酒中的残糖量超过45克。

Feinherb

怎样挑选起泡酒?

起泡酒,或气泡酒(Sparkling Wine)因酒中含有相当数量的二氧化碳,开瓶后产生大量气泡而得名。起泡酒中的二氧化碳主要有两个来源:一是自然发酵产生,二是人工向瓶中加注二氧化碳而来。

在德国,起泡酒被称作“Sekt”。

人工加注二氧化碳的酒价格非常低廉,虽然也有大量气泡,但是在德国是不被视作起泡酒的,通常被称作“Schaumwein”,这种酒不允许被标注为起泡酒(Sekt)。

德国起泡酒的生产可以追溯至1826年,但直至20世纪70年代,才废除了大型制造商对起泡酒生产的垄断,独立经营的酒庄才得以被允许生产和销售自己的起 泡酒。但德国的起泡酒自1902年起一直被征收一向特别税,当时此项税种有威廉二世规定征收,被用于支持当时皇家海军的扩张。这项税费时下折合约1.02 欧元/每瓶(0.75L)起泡酒。

一瓶起泡酒如果是采用加注二氧化碳方式制成的,把它倒入雅致的酒杯中以表现其泡腾效果,还是有一定观赏性的。但我们并不推荐饮用这类酒精型碳酸饮料。

要挑选一款精致的德国起泡酒,仔细研究酒标是必须要做的一项功课。

起泡酒应该是发酵而成的,在二次发酵方法上的区别,会最终影响起泡酒的质量和口感。德国大约95%的起泡酒是在酒桶内进行二次发酵的(即Charmat Method),只有少数顶级的起泡酒,是采用酒瓶内二次发酵(即Méthode Troditionnelle)的方式酿制的,这种顶级的起泡酒,酒标上通常会标注“Flaschengärung”,以示区别。

德国起泡酒通常采用雷司令(Riesling),白皮诺(Pinot Blanc/Weißburgunder),灰皮诺(Pinot Gris/Grauburgunder)及黑皮诺(Pinot Noir/Spätburgunder)等葡萄品种酿制。如果一瓶起泡酒标注有“Deutscher Sekt”,则表明酿制这款酒所用的葡萄100%产自德国,一瓶标有“Sekt b. A.)的起泡酒,其质量等级基本相当于静态酒的QbA级(优质葡萄酒),即这款酒所用的葡萄产自德国13个法定葡萄酒产区​之一。一些上好的Sekt b. A.级德国起泡酒有时会被称作“Winzersekt”,那么这款则是出自酿酒师选定的自有的特定葡萄园,而不是出自四处收购葡萄的大型起泡酒制造商之手,但这种酒产量非常稀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