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价超市里的VDP

很多人可能说不清楚VDP的全称是什么,但“喝德国酒,认准这只鸟”的口号应该是耳熟能详且牢记于心的,也成了挑选德国酒的重要标准,如果不愿意承认“鸟”是唯一标准。毕竟对一些人来说,一只鸟好记,德国酒难懂。

看看VDP的酒,在中国市场不但被吹嘘得神乎其神,而且价格动辄几百人民币起,令人咂舌。

VDP酒庄的整体平均水平还是不错的。

这款VDP成员之一的Burg Ravensburg酒庄出产的2019年份干型雷司令是我在平价超市买的,来自日照充足的巴登产区(Baden),但酒精度相对温和。作为Gutswein,酒本身还是可以的,我们不做具体评价和讨论,因为这并不是关于品酒的文章。平价超市里6.85欧元的零售价应该不算便宜了,考虑到大约60%的批零差率,作为一款有机农产品,这样的价格还是可以接受的。但和国内比起来,同样品质的酒,价格却不可同日而语。

我在这里想建议的是,葡萄酒本身只是一种农产品,不是神秘的,只有“专家”和“大师”才能把玩的高不可攀的奢侈品。葡萄酒承担不了太多的功能,一只鸟也承载不了德国葡萄酒。要想更全面和深入地了解德国葡萄酒,应该摒弃一些错误的传说,远离类似传销的说教,接触更多的产区和酒庄,更多地亲自品尝不同的产品,毕竟实践出真知。

希望平价超市里的VDP,能够让你在选择德国葡萄酒时think twice.

WG,酒农联盟是什么组织?

在欧洲葡萄酒原产国,“酒农联盟”是很常见的现象,特别是在葡萄质量和价格均相对偏低,且种植园主拥有种植园面积较小的地区更为常见。换到小说里的中国,这基本上相当于,一个30多户的村子里有400多个地主,每个地主只有2分地或3分地,打出来的粮食成色不好,也卖不上价钱。那么怎么办呢?毕竟还是要靠买粮食吃饭的。于是就穿越了,整个村子就成立了一个人民生产大队。四邻八乡这样的生产大队多了,就有组成了人民公社。“人民公社”就是相对应的“酒农联盟”。

在德国,酒农联盟被简称为“WG”,全称为:Winzergenossenschaft,亦称WinzervereinWinzervereinigungWeingärtnergenossenschaft,或 Weinbauerverband。无论叫什么,对于非德语区的人来说,名字还都是蛮拗口的。

上世纪90年代之后,一些德国酒农合作社觉得 Winzergenossenschaft这个称为“髦得不合时”,于是纷纷改名为更现代的称谓,如“Winzerkeller”(例如:“Badischer Winzerkeller”),甚至有些干脆就隐去不必要的称为,比如直接叫做“Moselland”。无论怎么改,喝完酒都会看到瓶底,喝完药汤都会看到汤药。

WG,即酒农合作社在德国形成基本上属于奉子成婚。最早的实质性酒农合作社于1834年出现在符藤堡(Württemberg)产区的内卡尔苏尔姆(Neckarsulm),但相关法律是在1867年才通过的。而第一个“领证结婚”,依照酒农合作社法成立的酒农合作社,是1868年于阿尔(Ahr)产区成立的Winzerverein Mayschoß,迄今还在经营中。

酒农合作社的成员没有条件自己酿酒,于是采摘葡萄之后,便把葡萄交给合作社,统一压榨,酿酒,灌装。当然,后期的市场销售也由合作社负责。成员们分摊费用,分享收益,既避免了人员,场地,技术,设备和市场营销等方面的投入,又可以有一定的经济效益。这样还出现了一些“业余农民”,这些人买下一小块种植园,平日里工作,周末或节假日来种植园生产,工作生产两不耽误。

在德国的一些葡萄酒产区,酒农合作社还有一种特殊形式,称作“中心酒窖”(Zentralkellereien),是“酒农合作社”的“合作社”,即酒农合作社(而不是合作社成员)联合起来,把葡萄集中到中心酒窖,在那里一起进行葡萄酒的酿制,因为不是所有的酒农合作社都有能力自己酿酒。酒农合作社生产的酒,灌装者会标注为“Erzeugerabfüller”“Abfüller”,但不会是“Gutsabfüller”。 (详见另文:你的酒瓶里装的是谁的酒?

在德国,酒农合作社的数量呈逐年下降的趋势。1999年,德国有酒农合作社275家,而10年后,其数量下降到209家,当时拥有5.1万个成员,但209家合作社中仅有120家自身有能力制造葡萄酒。每个酒农合作社的实力和规模由此可见一斑。

在德国的符藤堡产区(Württemberg),有80%的葡萄酒来自WG,即酒农合作社,而在巴登(Baden)产区,这一数量达到76%,酒农合作社的存在对于阿尔(Ahr)、黑森山道(Hessische Bergstrasse),萨尔温斯图特( Saale-Unstrut )和萨克森( Saxony)等产区也显得格外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