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界明星–VDP的分级方法

德国葡萄酒的分级, 肯定可以写一本书了,而且还是上中下三册的。 有人说德国葡萄酒的分级就是以甜论英雄,越甜越好, 这样说的人应该还不至于别有用心 ,但至少对德国葡萄酒是不了解的。 在这里我们暂时不讨论这个问题, 而先说一说备受一些人推崇的VDP分级方法。

VDP 分级方法在很大程度上模仿了法国人的做法, 但法国人的做法搬到德国来是不是还有效, 这套方法是不是真的优于德国葡萄酒法的分级,VDP 其实也是采取了合则用不合则弃的做法。 同样是一款干型酒,VDP会说我的酒来自 große Lage, 这可不是一般的干型,这叫großes gewächs。而对于一款Prädikatswein,即便是来自 große Lage,也会是另外的情况。当人们说,这款VDP的酒来自Große Lage时,VDP则怕事情说不清楚,会主动搬出德国葡萄酒法的分级,说我这款酒是 Spätlese,或者 Auslese或者其他,云云。在德国葡萄酒当中,其他葡萄品种还有机会,但是雷司令无论如何都绕不开德国葡萄酒法的分级制度,因为这是雷司令葡萄品种自身的特性决定的,而且一部法律的制定,是对实际情况进行过全面、充分和审慎的考虑的。 VDP的分级办法并无法律效力,其实是以德国葡萄酒法的分级为核心,穿上了一件法国外套。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作为Prädikat酒庄联盟不去专注于Prädikat,而是跨界去搞“风土” ,这条路会是很辛苦的,也充满了挣扎与彷徨。VDP的分级方法几经修改,希望2012年的这一次修改结果能够多沿用几年。

还有一个问题,风土好酒就一定好么?在德国,还有比VDP历史更悠久的Bernkasteler Ring,以及众多的独立酒庄,都有能力呈献高水平的让人津津乐道的作品。应该承认,作为一个社团,VDP的整体平均水平还是很高的,但如果说来自VDP成员的酒一定就是高水平的,这就等同于说一所专科学校里没有学渣,国外的月亮都是圆的一样,这样说,不是不负责任的盲目崇拜,就是处心积虑的刻意反讽。肆意吹捧VDP的大约有两种人,一种是他们在卖某个VDP成员的酒,想忽悠别人,另一类就是自己完全被别人忽悠了还浑然不知。

德国葡萄酒分级的依据是什么?

德国葡萄酒的质量等级划分,是以葡萄的成熟度作为衡量标准的。也可以理解成和葡萄汁中的含糖量有关。简单地说,就是葡萄汁中含糖量越高,其所酿制成的葡萄酒等级就越高。当然,葡萄果实中的葡萄汁含糖量并不等同于成品酒中的残糖含量。

依照这一质量等级分级依据,在葡萄酒分级时通常要考量葡萄汁含糖量的于氏度(°Oe,Oechsle)。正是这样,才产生了从珍藏酒(Kabinett)到枯萄逐粒精选(TBA,Trockenbeerenauslese)等几个常见的质量等级。

珍藏酒(Kabinett)要求葡萄果粒健康、成熟,且于氏度(°Oe,Oechsle)依不同产区要求,需要达到70-80°Oe。这时的果粒相对柔软,表皮呈绿色且有张力,含糖量还没有完全达到最大程度。

而再高一级成熟度的就是晚摘级(Spätlese)​了。葡萄果实已经完全成熟,绝大部分果粒仍就健康,含糖量需要达到至少80于氏度 (°Oe,Oechsle)。此时的果粒非常柔软且略有褶皱,表皮已成黄绿色,最理想的状态则是,葡萄果汁中日间所形成的糖分和夜间所生成的糖分相当。

要达到逐粒精选(Beerenauslese)级别,则大多数的果粒已经开始沾染贵腐菌且糖度要达到110-125ºOe。在采摘时,通常是用剪刀把沾有贵腐菌的果粒单独剪下,果汁的浓缩度较高,且富含果糖和酸。

最高的等级恐怕要算是枯萄逐粒精选(Trockenbeerenauslese,TBA)了。酿制TBA的葡萄果粒必须全部已经沾染贵腐菌,且果汁含糖量 至少要达到150于氏度(°Oe,Oechsle)。这时的果粒其实几经干瘪且果汁很少,但果汁中的糖和酸的含量却极高。采摘TBA葡萄时,通常是用手指或特殊的镊子手工摘取以高度沾染贵腐菌的葡萄果粒。

(请参考另外一篇文章:高质量等级不代表高质量